7月17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会议通过了大米无机砷限量标准,为每千克0.2毫克[1]。这是我国首次将食品安全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这一标准的起草是由中国牵头的工作组完成,果壳网对工作组组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吴永宁研究员进行了采访。瀚而普-外贸进口代理
吴永宁研究员向果壳网介绍道:“人们对砷危害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砒霜。而实际上,我们生活中面临的砷危害要比砒霜更广泛、更不易察觉。中国是一个砷污染大国,在国际上我们的砷污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我国居民面临的主要砷暴露途径之一是饮用水,尤其是没有铺设自来水管网的农村地区。这些农村地区普遍会打井取水,而一些矿场或者化工厂违法排污会导致地下水污染,人喝了受污染的地下水,就会造成砷中毒。针对水污染,我国已经实施的措施就是改水工程,该措施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地区居民用上自来水。而另一个暴露途径就是水稻。水稻是很多亚洲国家的主粮,也是重要的出口作物。水稻灌溉过程中需要大量灌溉水,而且水稻本身也很容易富集砷。”
水稻是亚洲很多国家的主粮,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作物。在中国,水稻是一个主要的砷暴露途径之一。
基于这种现状,我国早在2005年实施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中就设立了稻米中的无机砷限量指标(该国家标准于2013年被GB 2762-2012所取代),并于2010年向世界贸易组织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协定》通报。2010年食品污染物专门委员会(CCCF)提出稻米砷的控制问题,决定由中国牵头的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
对于这次CAC通过的标准,吴永宁研究员表示:“中国是全球唯一制定了砷限量标准的国家。中国起草的大米砷限量获CAC通过,其标志性意义在于我们国内的食品安全标准已经与国际接轨了。这代表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科学公信力、国际影响力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以往我们的标准大多是照搬国外既有标准,而这一次,我们不再只是规则的执行者,而是规则的制定者。中国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方,规则由我们制定,将可以更好地保护我国民众的健康,以及出口国农民的利益。”
吴永宁研究员告诉果壳网,在确定了限量标准后,下一步就是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降低大米中的砷含量。他说:“目前相关文件还在起草中,大体上来说,我们可以从育种、控制土壤砷含量、肥料配比等方面着手。另外研究还发现,土壤pH值的不同也会影响水稻中砷的富集。”
在谈到今后食品安全标准领域的国际间合作时,吴永宁研究员表示,在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和合作的姿态,将我们的制定过程向国际、向公众开放。另外,只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才可以掌握话语权,在进出口贸易博弈中掌握主动,真正地保护消费者和广大水稻生产国的利益。
上海瀚而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外贸公司。可提供一站式服务,集海外运输,国际清关,国内清关,国内运输,国内仓储为一体。 我们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客户。我司在国内的各个港口都具备第一时间报关通关优势,只要有口岸就有我们的服务。找到我们就找到了便捷和放心。竭诚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