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第三个!玻利维亚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下面跟着瀚而普进口外贸代理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进口外贸代理欢迎来电咨询瀚而普上海外贸进出口公司,服务热线:021-35383360
据美联社28日报道,继巴西、阿根廷之后,玻利维亚成为最新一个使用人民币进行进出口贸易结算的南美国家。
当地时间27日,玻利维亚经济财政部长蒙特内格罗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5月至7月,玻利维亚人民币交易金额达2.78亿元,占该时期对外贸易额的10%,预计未来人民币交易业务将会进一步扩大。
早些时候,蒙特内格罗在另一场活动上还透露,目前这些人民币交易通过玻利维亚国有银行实现,玻政府正努力推动在该国国内设立中资银行。
早在25日,玻利维亚财经部长蒙特内格罗就宣布了该国国有的玻利维亚联合银行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进出口贸易结算的消息。
在当天就玻利维亚经济形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尽管目前玻利维亚境内还没有中资银行,但不影响玻利维亚的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交易。同时他强调,玻政府正努力推动在该国国内尽快设立中资银行。
“香蕉、锌和木材制造业出口商以及汽车和资本货物进口商都在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他补充道,“我们已经在使用人民币了。这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蒙特内格罗强调,虽然目前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相对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增加。
“玻利维亚是南美第三个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家。”美联社对此感到担忧,美元在该地区国际金融交易中的霸权地位,正在面临一场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却在日益增长的挑战。
在此之前,另外两个南美主要经济体,巴西和阿根廷,已经先行一步实践人民币交易。
3月,巴西宣布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同时采取措施降低使用人民币跨境交易的难度,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一个月后,阿根廷也宣布停止使用美元来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转而使用人民币结算。6月底,该国还决定使用人民币向IMF支付部分债务。
同样面临美元流动性不足和外汇储备持续减少的玻利维亚,在巴西和阿根廷看到了人民币结算的优势。5月,其总统阿尔塞称,玻方有意效仿两国,积极推动实现在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
阿尔塞当时表示,在对华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正成为南美地区的趋势,玻利维亚不能选择“袖手旁观”。他对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持开放态度,不过未透露完成这一设想的具体时间表。
玻利维亚官宣开始使用人民币交易前不久,7月初,在阿根廷举行的南方共同市场(南共市)第62次首脑会议上,阿尔塞还呼吁区域内国家减少在经贸活动中对美元的依赖,积极使用美元的替代品,加强双边贸易的本币结算。
美国智库“美洲对话”(Inter-American Dialogue)亚洲和拉美项目主任玛格丽特·迈尔斯(Margaret Myers)表示,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人民币的使用正在增加。
“特别是那些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国家,这些国家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结成了政治盟友,在减少对美元和美国的整体依赖这一特定目标上达成一致。”她说。
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的拉丁美洲项目主任本杰明·格丹(Benjamin Gedan)认为,玻利维亚等南美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是一个“时代标志”。
他也坦言,对于美元在拉丁美洲等地区的特殊地位被动摇,华盛顿方面现在感到“非常焦虑”。
自今年以来,货币领域引来诸多“大事件”,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呈加速势头。
从“美国后院”拉美到“能源基地”非洲、中东,再到欧洲和亚太,越来越多的国家着手计划或已经实施了“去美元化”方案,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加强本币结算。与此同时,由于汇率稳定,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避险属性日益凸显,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在加快。
5月数据显示,已有包括印度尼西亚、伊朗、俄罗斯、德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正逐渐在贸易结算或投资中转向使用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的“拼图”不断铺展开来。
据彭博社早前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各中央银行在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动用人民币余额1090.85亿元,创造了全球货币当局利用人民币—本币互换额度的新纪录,再次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7月25日,《日本经济新闻》援引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报道称,2023年二季度,中国双边结算中人民币占比达49%,首次超过美元。这其中较大的影响因素包括金融开放和中俄贸易增加。
报道称,虽然全球范围内人民币结算所占比例不到3%,但“去美元化”开始取得进展。此次的统计未包括不直接经由中国的第三国间贸易和资本交易的人民币结算。
上海瀚而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进口外贸代理、出口外贸代理及自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际供应链业务为主的专业化、多功能、综合性的进口外贸代理公司,我公司也提供预归类和产地证服务,24小时应急响应,提供进口冻品冷链消杀、区内仓储、出口外贸代理、清关等一揽子进出口服务,出口外贸代理热线:021-35383360。
转自网络,如侵删。